
据央视财经报道,为保障群众和孩子们在游乐场所的安全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对全国游乐场所的特种设备,展开了暗访、规范和整顿,发现市场上仍有部分不法商家,私自定制购买属于特种设备的飞椅、海盗船等大型游乐设施,在人流密集的集市、展会上流窜经营,对这些移动式大型游乐设施,既不按相关规定进行备案,也不定期对设备进行检验检测,安全隐患极大。
河南南阳飞椅倾覆致1死1伤的血色悲剧尚未淡去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暗访又揭开了更触目惊心的现实,在城乡集市与商业展会的喧嚣中,无证海盗船与超标飞椅正化身“流动杀手”,穿梭于监管缝隙之间。这些被改装提速的游乐设备,如同装上轮子的定时炸弹,将公共安全推入“俄罗斯轮盘赌”式的危险游戏。
央视调查镜头里,焊接口开裂的飞椅支架、锈迹斑斑的安全压杆、超期服役的液压系统,共同勾勒出流动游乐设施的“高危画像”。这些设备往往突破《特种设备安全法》设定的2米/秒安全红线,某地查获的疯狂迪斯科转速竟达国标3倍。更致命的是,绝大部分的流动设备运营商无法出示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,绝大部分的操作人员未取得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》。
河南南阳飞椅倾覆致1死1伤的事故绝非孤例,调查显示,这些流动经营的游乐设施普遍存在“三无”特征:无正规生产资质、无安全检验证明、无专业操作人员。为吸引客流,商家往往私自调高设备转速和摆幅,某地查获的“超级飞椅”转速竟达国家安全标准的3倍。这些被非法改装的设备,如同装上轮子的“死神”,随时可能吞噬无辜生命。
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》第28条明确规定大型游乐设施必须办理使用登记,但现实执行却遭遇重重阻碍,现实中“三无”设备能畅通无阻,且行业乱象形成黑色产业链,河北某地下作坊以5万元/套的价格组装仿制设备,山西某流动游商通过篡改设备铭牌跨省流窜。
这种“打一枪换一地”的游击模式,单个设备年均流转8个以上县域,区域监管难以持续追踪,形成生产、流通、运营全链条的监管黑洞,使得监管部门往往在事故发生后才能锁定设备轨迹。某省特检院数据显示,临时展演设备的检验率不足5%,安全隐患长期处于失控状态。
破解这一困局,必须构建全链条、无死角的监管体系。首先,建立全国联网的特种设备电子身份证系统,通过RFID芯片实现设备溯源追踪;其次,强化跨区域执法协作,对流动经营者收取高额安全保证金;再次,压实展会主办方审查责任,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。同时,要重点打击地下生产窝点,从源头切断“三无”设备供应链。
公共安全没有侥幸的余地,面对这些游荡在欢乐场所的“流动杀手”,唯有以最严密的制度、最严格的执法、最严肃的问责,才能守护每一个家庭的欢笑与平安。别让旋转的飞椅变成生命的绞盘,别让摇摆的海盗船载走幸福的未来。
国际经验证明,唯有将法治利剑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,才能终结“流动杀手”的致命游戏,当旋转飞椅不再与死神共舞,当海盗船的摆幅严守安全红线,我们方能在欢声笑语中守护真正的游乐精神,那是对生命的敬畏,而非对风险的放纵。